首页 资讯 正文

洪江古商城:沅水河畔的商道传奇

体育正文 193 0

洪江古商城:沅水河畔的商道传奇

洪江古商城:沅水河畔的商道传奇

红网时刻(shíkè)新闻通讯员 杨少波 怀化报道 在湖南省怀化市的沅水与巫水交汇处,洪江古商城(shāngchéng)静卧于此,宛如(wǎnrú)一部(yībù)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gùshì)。它不仅是一座古建筑的博物馆,更是一部生动的中国商业文化演进史,承载着数百年的兴衰荣辱,见证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繁华与沧桑。 云海下(xià)的洪江古商城。 起源:因水而生的(de)商业萌芽 洪江古商城的历史(lìshǐ)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那时已有先民在此(cǐ)活动(huódòng)。元朝末年,这里已成为湘黔边境的大墟场,明代万历年间,洪江犁头嘴(今沅江路)逐渐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物资交易、集散市场,店铺林立,作坊成片,成为洪江最早(zuìzǎo)的港口商埠。 古商城因水而兴,得天独厚的(de)水运条件(tiáojiàn),使其成为滇黔与沪汉之间水运的必经之地,自古以来就是湘西南重要的驿站和繁华的商埠。沅水和巫水宛如两条丝带,缠绕着这片(zhèpiàn)土地,为商业运输提供了便利(biànlì)的通道,木材、桐油、白蜡等货物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各地,也(yě)引来了四方商贾。 兴盛:商业(shāngyè)重镇的崛起 清康熙(qīngkāngxī)二十六年(1687年),洪江已发展成为集聚四方商贾、烟火万家的(de)(de)湘(xiāng)西南巨镇,享有“五省通衢”的美誉 。到了清咸丰时期,仅著名的“洪油”(洪江桐油)一项,每年便由此输出700万公斤,值银百余万两,运至镇江、上海转销海外市场。从沿海运回的食盐、布匹、百货则散往湘、黔、鄂、桂、滇边远山区,这里(zhèlǐ)成为了现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于沿海地区外最初的一株萌芽(méngyá),也是中国大西南山区走向世界的第一站(dìyīzhàn)。 电视剧(diànshìjù)《一代洪商》“洪油”生产场景。 极盛之时,全国18个省、24个州府、80多个县市曾在(zài)洪江设立商业组织。古商城内各类建筑一应俱全,有18家(jiā)报馆、23家钱庄、34所学堂、48个半戏台、50家青楼、60家烟馆、上百家店铺(diànpù)、近千家作坊 。洪江沅水之上千帆竞发,“见船不见(bújiàn)河,见排不见江”,码头搬运工人达万人之多,当时(dāngshí)的洪江,货币流通量仅次于省会长沙,洪油的年出口量甚至(shènzhì)一度(yídù)超过了我国最大的出口产品——丝绸,素有“小南京”“湘西明珠”“七省通衢”的美称。 建筑:凝固(nínggù)的历史乐章 洪江古商城的(de)建筑是其历史文化(wénhuà)的重要载体,占地总面积近30万平方米,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达380多栋。其中,窨子屋最具特色,大多(dàduō)建于明末清初,为斗拱造型,青瓦灰墙,飞檐翘角,雕龙画凤。这些(zhèxiē)窨子屋按井字排列,错落有致,形成“七冲(qīchōng)、八巷、九条街”的独特格局 。巷内(xiàngnèi),青石板路和码头蜿蜒迂回,高深莫测,康熙、乾隆、道光、同治、光绪(guāngxù)、民国时期(mínguóshíqī)的门匾、门联、石雕、石刻、题字等随处可见;还有图案精美、雕工精湛、风格各异的用于防火的太平缸48个。 古商城以沅江路为中轴线,连接“七冲、八巷(bāxiàng)、九条街”,形成一条随势成线、纵横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沿沅江、巫水河畔集中(jízhōng)了(le)码头和主要街市,中间为会馆和商铺集中地,龙船冲、塘冲一带为钱庄、官署所在地,再往后(wǎnghòu)为服务、游乐建筑集中地,而居民、作坊散布在古商城的外围(wàiwéi),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 商业(shāngyè):多元业态的繁荣景象 在洪江(hóngjiāng)古商城,商业业态丰富多样。钱庄是金融流通的枢纽,盛丰钱庄创建于清咸丰五年(wǔnián)(1855年),是洪江23家钱庄中较大的一家,其发行的庄票,不仅可以在汉口、贵阳(guìyáng)、镇江等地的分号汇换银钱,也(yě)可在全国(quánguó)“康”字的钱庄兑换银钱 ,如同现代银行的汇票,促进了资金的流通和商业的繁荣。 药号(yàohào)也颇具规模,福全堂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nián)(1872年),为江苏商人胡善仁创办,以零售为主(wéizhǔ),批发为辅,前店后厂,自制自销 ,满足了当地及周边地区人们对医药的需求。商行则是各类货物的集散地,徐复隆商行等在木材、桐油等物资的贸易中发挥(fāhuī)了重要作用。 此外,厘金局作为清朝政府在洪江设立的(de)税收机构,见证了当时商业活动的频繁(pínfán)与税收管理(shuìshōuguǎnlǐ)的严格。绍兴班、荷风院等场所,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与娱乐文化。 镖局:商业安全(ānquán)的守护者 在那个交通不便(jiāotōngbùbiàn)、治安复杂的时代,镖局对于商业活动的安全至关重要。忠义镖局建立于乾隆年间,掌门人(zhǎngménrén)是来自长沙的刘大鹏,他幼时入(rù)少林习武,精通十八般武艺,手下有众多武林高手担任镖师 。 忠义镖局奉行(fèngxíng)忠义,门规严厉(yánlì),倡导不杀生、不饮酒、不贪财、不恋色。镖师(biāoshī)们除三个月一次的出镖外,平时就(jiù)在镖局内练功习武,从不间断。有时还开办“武馆”招收当地爱好(àihào)习武者(zhě),每期七七四十九天,功课包括站木桩、打沙包、习少林拳、练桶子(tǒngzi)功(气功),出众者可收为镖师 。他们用自己的武艺和信誉,为洪江商人的货物保驾护航,确保了商业运输的安全,在洪江商业发展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转折(zhuǎnzhé):时代变迁中的命题 抗日战争时期,地处“大后方”的(de)洪江出现“战时繁荣”,1934年,洪江经商做生意的人数众多(zhòngduō),商业店铺达1300家,成为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交通方式的改变,洪江古商城逐渐(zhújiàn)失去了其水运交通枢纽的优势,商业活动逐渐减少(jiǎnshǎo),曾经(céngjīng)繁华的古商城走向转折。 到了现代,洪江古(gǔ)商城保存下来的建筑(jiànzhù)仅为当年的五分之一,曾经的辉煌渐渐被岁月尘封,但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却愈发凸显。 升华:文旅融合的(de)新机遇 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的(de)兴起,洪江古商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地政府对古商城小镇历史古建筑群进行了保护性开发和系统性修复,坚持“原汁原味,修旧如旧,风物协调(xiétiáo)”的原则(yuánzé) ,再现了厘金局、镖局、烟馆、荷风院、汛把总署、天钧戏院、盛丰钱庄、常德(chángdé)会馆、报馆等特色景点(jǐngdiǎn)的原生活情境。 如今,洪江(hóngjiāng)古商城(shāngchéng)已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wénwùbǎohù)单位、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它的历史奥秘。游客们漫步在(zài)青石板路上,穿梭于古建筑之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繁华的商业(shāngyè)时代。在这里,还能欣赏到沅水扎排放排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品尝(pǐncháng)到洪江血粑鸭等特色美食,全方位感受洪江古商城的独特魅力。 洪福洪江年(nián)春节文化活动。 未来,洪江古商城将继续以文旅融合为(wèi)发展方向,充分挖掘其历史(lìshǐ)文化(wénhuà)内涵,与芳华年代怀旧工业(gōngyè)旅游(lǚyóu)、嵩云山森林自然生态旅游、横岩竹海生态观光旅游和茅头园星空庄园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相结合,打造成为集历史文化古城、山水古城和文化休闲古城为一体的旅游胜地,续写沅水河畔的商道传奇。
洪江古商城:沅水河畔的商道传奇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